12月21日,由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特聘教授王小錫擔任首席專家的2024年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課題“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研究”(項目批準号:24&WZD12)開題論證會暨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建設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在學校外賓樓101會議室順利召開。會議由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建設專業委員會”主辦,由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來自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複旦大學、蘇州大學、河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上海市委黨校、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等單位的40餘位專家學者參與會議。在開幕式上,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黨委書記林在勇出席并緻辭,上海财經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魯品越教授和蘇州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方世南教授做嘉賓發言。中山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鐘明華教授擔任此次開題論證會專家組組長。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院長張志丹、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社科處處長姚潇鸫和評議專家組組長鐘明華分别主持開題論證會開幕式、項目情況彙報和互動以及評議環節。
林在勇在會上向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有關支持單位、院校以及課題評審專家表示感謝。他指出,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偉大征程上,面對“兩個大局”深刻發展,我們更迫切需要加強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研究”項目的開展與推進,必将進一步深化對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總體性研究,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凝聚力,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同時,希望課題組能夠繼續發揚科學精神,堅持創新導向,以嚴謹紮實的學風,推動項目的深入實施,共同探索習近平文化思想關涉的國家重大戰略問題,不斷提升項目的研究水平,拿出具有說服力的标志性成果和傳世之作。
項目首席專家王小錫從選題依據、研究價值、研究框架和預期目标、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行性分析、重難點和創新之處等方面進行開題論證彙報。他指出,該課題以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對文化自信和文化主體性建設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溯源、回視形成曆史進程、價值與實踐邏輯理路進行總體性梳理和研究,設計出“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理論基礎研究”“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曆史演進研究”“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現實境遇研究”“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價值指向研究”以及“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各子課題緊密聯系、層層推進的邏輯框架。本課題緻力對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由以支撐的理論基礎、由以發生的曆史圖譜、由以強化的現實條件、由以堅定的價值取向和由以實現的路徑舉措,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論述,從而為當代中國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文化領導權和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子課題分别由子課題負責人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高惠珠教授、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謝江平教授、南京林業大學王金玉教授、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耿步健教授以及上海市委黨校湯榮光教授分别進行了彙報。
之後,評議專家組成員對開題論證進行了評議。中山大學鐘明華教授指出,相關研究首先要解決好“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的關系,包括理論上的主次問題和實踐上的先後順序問題,而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回到“文化主體性”,正确理解“主體性”概念。他認為,文化具有屬人性,即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創造的,能夠體現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格、思考方式及實踐成果,同時根據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原理,作為人的實踐産物的文化,其自身也具有主體性,所以要把相關研究落到屬人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上海财經大學魯品越教授認為,對文化自信和文化主體性研究應該堅持唯物史觀,體現人民立場,不能就文化講文化,必須将相關研究納入到“四個自信”和“五位一體”的建設實踐,更好地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同時強調要加強建立在價值制高點和真理制高點基礎上的文化話語權研究,徹底改變“西強我弱”的國際文化話語權格局。蘇州大學方世南教授指出,一是要做好評價體系研究,回答好何以達到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的問題;二是要加強典範性研究,比如以上海、長三角等地為代表的案例研究;三是要注重比較性研究,特别是國内、國際的比較。南京大學胡大平教授認為,研究要對中國式自主知識體系給予充分、明确的呼應,增強自覺性。要着重回應好當今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所面臨的問題,諸如如何看待“崇洋媚外”現象。要回應好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曆史虛無主義,到底虛無在哪些層次。河南财經政法大學朱金瑞教授指出,該研究對學術性、政治性和準确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方面課題組還需加強。有關研究的理論基礎,可以從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共産黨人的文化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個方面來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特别強調了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文化自信和文化主體性的重塑,根本上也離不開文化機制的改革,對此,課題研究也應有所涉及。河海大學戴銳教授認為,研究需在理清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關系的基礎上考慮好如何在各子課題中呈現這兩個主題詞的問題,認真總結概括我國在文化自信與文化主體性建設方面的曆史經驗與存在的不足,科學回答好文化總體性與具體性、過程與目标結果等之間的關系問題。複旦大學張新甯教授表示,要把握好文化自信與科技自立自強的同頻共振,思想文化與經濟改革以及發揮人民主體作用與滿足人民主體需要的有機統一。對自主發展與開放發展的雙路驅動等問題要有所關注,同時還要注重交叉學科的研究。
最後,專家組一緻認為本課題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課題的順利進行具備良好的基礎。經專家組充分讨論,一緻同意通過開題。開題結束之後,學校黨委副書記朱惠軍接見了課題組專家和評議組專家,對他們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謝。
(供稿、攝影: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