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要指示引發社科界熱烈反響

發布者:蔡佳慧發布時間:2024-12-26浏覽次數: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12月9日

标題: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要指示引發社科界熱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地位與作用,明确了堅持守正創新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宣傳的任務要求,提出了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殷切希望,為工程的實施提供了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引發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根本任務,堅持“兩個結合”,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2004年,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提出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由中宣部負責工程具體組織實施,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等作為主管單位密切配合,紮實推進工程實施。 春華秋實,弦歌不辍。20年來,工程建立健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工作機制,鞏固黨的理論陣地,團結廣大理論工作者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問題研究,成果卓著:成立了19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評選出43家全國重點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設立了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持續舉辦130多期思政課骨幹教師研修班;完成《馬列主義經典作家文庫》著作單行本系列、專題選編本系列731種;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13所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納入“雙一流”建設;設立了700多項重點課題,110種質量上乘的“馬工程”重點文科教材在高校廣泛使用。工程堅持把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在經典著作編譯、理論研究闡釋、重大問題研究、學科和教材體系建設、壯大人才隊伍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新時代新征程提供了強大理論支撐。 自2004年工程實施以來,作為率先組建的國家級馬克思主義綜合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有超過10名不同年齡段的學者作為首席專家和主要成員,參與了工程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科學社會主義概論》《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馬克思恩格斯列甯哲學經典著作導讀》等編寫和重大理論課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羅文東表示,2009年以來,馬研院履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工程”辦公室職能,資助全院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别研究室和非實體研究中心建設,組織年度重大項目招标,打造工程系列論壇,推進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推出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成果,推進各學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三大體系”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辛向陽介紹,新時代以來,工程穩步推進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編譯工作,編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列甯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等标志性著作以及主題性原典摘編,組織實施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工程,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手稿與檔案文獻數字化和數據庫平台建設;從《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重要著作出版,到推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再到“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讀物和《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專題文獻片……工程深入推進黨的理論成果的學理化闡釋,使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工程首席專家、中國曆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金民卿表示,新時代以來,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解釋世界百年變局,引領當代中國實際發展,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彰顯了黨的指導思想和創新理論的真理性、實踐性和時代性。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着力貫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典著作同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之間的内在聯系和發展邏輯,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揭示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守正創新特質;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材編寫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馬工程”各類教材的修訂和編寫工作,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研究和體系化建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侯惠勤表示,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就是要把握好領悟好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要以世界觀為内核,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以新時代為曆史方位,以“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為曆史根據,以“人民至上”為價值本體,以“系統觀念”為世界觀方法論,進行整體把握。從黨的創新理論對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堅持運用中,研究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工程在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性作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慶祥談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思想體系,具有興黨強國偉力。強國建設、民族複興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思想的引領。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更加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 “20年來,黨中央越來越重視工程建設,其建設目标越來越清晰,任務越來越明确,成效越來越豐富。”作為最早參與“馬工程”建設的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感受最深的,是理論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成果和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和研究越來越全面系統;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的成就,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具有時代特征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華表示,工程實施以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學理論》到《社會學概論》《憲法學》《新聞學概論》等,覆蓋哲學社會科學主要學科專業的教材體系逐漸形成。工程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列入“國家關鍵領域戰略人才儲備招生計劃”,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組織開展經濟學、哲學“101計劃”,文科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斷提升。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全國重點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建設,增進了全黨全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和信仰,進一步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華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教授陳金龍談到,通過課題立項,深化了對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培養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專業人才、後備人才。系列“馬工程”教材包括思政課教材和專業課教材,在高校廣泛推廣和使用,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民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則、根本任務、重點工作。黨中央将工程寫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等。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20年來,工程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研究成果,在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工程首席專家、上海市委黨校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院長王公龍表示,全國19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在中央宣傳部和各地方黨委的領導下,廣泛彙聚各地社科理論界人才資源,着力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化學理化研究,以開展課題研究、撰寫理論文章、出版系列專著、舉辦高端會議、推進實踐調研等為主要抓手,緊跟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先後推出一大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全社會營造出研究闡釋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濃厚氛圍。 談及如何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天津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院長顔曉峰談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是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要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現的時代特征,使其成為始終充滿生機活力、不斷豐富創新的馬克思主義。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北京師範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王炳林表示,“六個必須堅持”是相互聯系、内在統一的有機整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是貫穿這一科學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豐富和發展,是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遵循。其中,堅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産黨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活動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隻有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才能真正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在意識形态領域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工程首席專家、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院長張志丹表示,工程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抵禦了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維護了國家意識形态安全,為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提供了堅實理論支撐。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關系到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關系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這一工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的基礎工程和戰略工程。通過加強理論研究,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才能确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繁榮發展。”張志丹說。 工程首席專家、江蘇省委黨校(江蘇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楊明表示,“馬工程”的實施使學術界的自主意識逐步增強,扭轉了過去“隻要是西方的理論都是好的”的錯誤傾向和以西方理論裁剪中國現實的錯誤做法。在工程推動下,哲學社會科學界清醒地認識到,要以中國理論研究中國現實、以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故事,在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

肩負重任 大有可為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中國正經曆着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任務更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肩負重要使命,大有可為。 作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曆史發展規律和現代資本主義運動規律,并以這“兩大發現”為理論根基,提出了“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偉大社會理想。吉林大學教授孫正聿表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不斷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激發思想活力、啟迪哲理智慧、滋養浩然之氣,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韓震表示,工程的目的不僅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更是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這是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的最大思想資源和理論背景。唯有守正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才能在前行的路上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錯誤;唯有創新即“以科學的态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才能與時俱進地推進理論創新,才能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必須堅持“兩個結合”。顔曉峰表示,堅持“兩個結合”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同樣也是我們黨追求、揭示、笃行真理的根本途徑。我們決不能抛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抛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 “要紮根中國大地、赓續中華文脈、厚植學術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洪向華說,要善于将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大衆話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深入民心。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是當前中國知識界面臨的重大任務,也是“馬工程”建設的時代使命。陳金龍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時代特征,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構建各學科的自主知識體系,最終形成整體性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 高素質理論人才培養需要遵循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王公龍建議,一方面,要夯實理論基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研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另一方面,要明确培養導向,着力提升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學術水平,充分發揮制度機制的導向作用。加快适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和理論傳播的新特點,培育具有更大社會影響力的高素質理論人才。 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表示,新時代新征程,将一如既往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潛心研究、紮實工作,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肩負起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要使命,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