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人亞是誰?為什麼他會以特殊的方式保護黨的文件?神秘守護背後又埋藏着怎樣的故事......”這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吳佳妮和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周小瑄分别從不同角度講述的紅色故事。
5月17日,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聯合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四大、上海市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康健街道黨工委、奉賢海灣旅遊區黨工委和虹橋街道黨工委等8家單位開展了“不忘來時路奮進新時代”主題的“講好上海紅色故事”展示活動。活動現場,不同年代、不同崗位的12名校内外師生圍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建黨精神,立足新中國建國70周年的曆史進程,立足五四運動百年的偉大實踐,立足上海“黨的誕生地”的光輝歲月,生動講述了上海的紅色故事。
他們中年齡最長的是,今年67歲的上師大馬院老教授協會馬依依副教授。她結合上海解放初的親身經曆和思政課教師的敏銳視角,生動講述了陳雲同志運用我黨“全國一盤棋”策略,親自部署打赢沒有硝煙的“兩白一黑”戰役,鞏固上海新生人民政權的故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是,中共四大紀念館志願者、魯迅中學高二學生王文傑同學。他通過高中思政課本知識的學習,講述了中共四大召開的時代背景、曆史意義等。在真實的曆史還原中,講述了中共四大召開在我們黨曆史上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中有不同崗位的青年人,市委黨史研究室青年教師劉捷講述了從上海走出的大國工匠高莊與國徽的故事。她動情地講道,1949年開國大典上,第一次升起了由曾聯松在上海設計的國旗——五星紅旗,第一次奏響了聶耳、田漢在上海創作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而同樣作為國家标志寫進憲法裡的國徽,雖然“遲到”了一年才正式出現在天安門,但它同樣凝聚了上海人民的心血。上海師大馬院青年教師張鎮鎮講述了1933-1941年期間,為躲避納粹迫害,2萬多猶太難民來到上海的故事。她在故事裡這樣講道,猶太難民在上海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真誠幫助,安全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歲月。這段往事,是我們在思政課堂上給學生講授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最有力的故事。
他們中還有上海師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焦路堯用聲情并茂的講述方式,生動講述了百年前,蔡和森、向警予等七人在上海黃埔碼頭乘船赴法留學,同行的毛澤東表達了留在國内研究本國國情,具有意義深遠革命抉擇的故事。刁媛媛講述了“八·一三”淞滬會戰,謝晉元奉命率領八百壯士拼死堅守陣地的壯烈故事。鐘帥講述了風雲變幻的曆史時期,上海榮氏家族繼承人榮毅仁毅然選擇中國共産黨,蛻變成紅色資本家的故事。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曆史最透徹的理解。此次,我校聯合校外單位開展講好上海紅色故事的活動,就是要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在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中,将紅色資源背後的故事講出來,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在重溫偉大曆史中不忘初心,牢記新時代的使命擔當。本次紅色故事展示的故事,是上海師大思政課教師、學生在前期深入挖掘、撰寫整理的70個上海紅色故事的部分。上海師大将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創新,進一步整合校内外資源,推進“講好上海紅色故事”進思政課堂,讓思政課有理論思想的力度,更有紅色故事的溫度。